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隣居台東釋迦王胡泉

黃昏散步史前舘公園、聖母健康農莊花園,發現附近一處釋迦分裝場,幾次拜訪聊天,認識了台東釋迦王胡泉,為人熱心豪爽,頭腦靈活有創意,門口種植木鱉果當停車棚,小釋迦玩裝飾。他研發釋迦授粉,改良品種,申請專利,種植、收購、分裝、配銷。常吃免費的釋迦,也才知道幾天內成熟的釋迦就是NG的釋迦,無法配送行銷,而大目釋迦成熟期短無法外銷!

台東大目釋迦、鳳梨釋迦,種植面積合計約5千公頃,產量約5萬公噸,保守估計年產值約在40/60億新台幣,年生產果實約數百萬顆,這麼龐大的產量都是靠人工授粉而來,雄蕊需求至少要採集上千萬朵,將雄蕊花粉裝進授粉器,人工為雌蕊授粉。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旅人的眼睛

2021東海岸大地藝術節 TECLandArts Festival 放置加路蘭的「旅人的眼睛」作品,東海岸最美的眼睛,日夜星辰、四季交替流轉無數個日子… ,自然萬物與人們在山海間相依相存,現在或許有很多不安或慌恐,但銀河依舊,大地生息,一切自然都沒有停止前進。所以,多多關心鼓勵身邊的朋友們吧!我們還健康!也會持續往前! 

每位旅人的眼睛,不同感悟體驗,嶄新的一天、美好的想像、奇幻的際遇、新鮮的經歷、無限的知識…,旅遊是很好的學習修行之道。
















波浪方舟-潮間交織

加路蘭遊憩區放置著「 波浪方舟-潮間交織」作品,兩位來自日本的藝術家,深受台灣原住民在山海之間孕生的文化吸引。以台灣傳統的土角厝黏合材料與工法,將東海岸的珊瑚石、都蘭山中的大岩石拼組成船的形狀,作品的造型靈感來自蘭嶼達悟族的拼板舟與看來像奇石怪狀的海浪,象徵東海岸阿美族豐富的海洋文化,在這裡手工藝、樂舞、漁獵採集生活和神話密不可分。 這是一艘象徵在海洋和島嶼之間歌唱的台灣方舟。











武嶺綠色隧道明野橋遺址

台東延平鄉武嶺綠色隧道有一座明野橋,明野橋是一座位於延平鄉武陵村的鋼索吊橋橫跨於鹿寮溪之間,於1933年日治時期興建,該座吊橋是當時的重要交通設施。直到1965年,省政府公路局於明野橋右側另興建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樑,並命名為「武陵橋」,而此時明野橋的角色逐漸被取代。最後因年久失修,橋面損毀崩塌,僅剩下兩端的兩座墩座落於鹿寮溪的兩岸,並保留至今。「明野」是日治時期武陵地區的舊地名,昔為加拿水社的活動區域,其意思為「陽光最先照射到的地方」。












2021縱谷大地藝術季《粉紅河馬》

鹿野新台濕地公園擺著2021縱谷大地藝術季《粉紅河馬》,頂著圓滾滾的肚子,漂浮在鹿野新良濕地湖面上的《粉紅河馬》是高雄雕塑家陳奕彰的作品,結合台東的熱氣球嘉年華與濕地元素,彷彿風一吹就能飛上天!水上粉紅河馬,空中直升飛機,陸地花草樹木。













2021年11月24日 星期三

紫葉狼尾草

紫葉狼尾草是一種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為台灣本地自生的野生狼尾草當中的一種,遍佈於台灣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