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日 星期四

立陶宛維爾紐斯多明尼加聖靈教堂Dominican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立陶宛維爾紐斯多明尼加聖靈教堂 Dominican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以其華麗的巴洛克式內部裝飾而聞名。 圖像中可見其精美的圓頂壁畫、鍍金祭壇與雕塑,展現其豐富的藝術與歷史價值。教堂頂部是穹頂,在舊城區的全景中格外醒目,從周圍的街道上也能看到。
據說這裡在格迪米納斯時代已經是一座木製小教堂,大約1408年維陶塔斯建造了哥德式的聖靈教堂,後來又進行了擴建。1501年國王亞歷山大·雅蓋隆將其贈予立陶宛最古老的修道院-多明我會修道院。整個建築群在1610年毀於一場大火。再以巴洛克風格重建。
1655年再次被燒毀,1679-88年教堂進行擴建與重建,教堂的牆壁保留了那個時期的風格,內部裝飾是在1749-70 年間完成。圓頂重建於1752-60年間。1844年沙皇當局關閉了修道院,教堂變成教區教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該教堂成為維爾紐斯波蘭社區的主要教堂。
教堂入口處的渦卷形裝飾具有家族徽章,通往教堂的修道院式走廊上則點綴著壁畫。教堂內有16個祭壇。祭壇與講壇裝飾華麗,飾有圓形和浮雕圖案。教堂內還有許多巴洛克風格的壁畫上,穹頂上有一幅多人物組合的聖靈升天


























立陶宛維爾紐斯的黎明之門 Gate of Dawn

立陶宛維爾紐斯的黎明之門 Gate of Dawn、AUŠROS VARTU是維爾紐斯舊城區唯一倖存的城門,建於16世紀初,位於通往梅迪寧凱 Medininkai的路上,當時被稱為梅迪寧凱門 Medininkai Gate,是維爾紐斯五座防禦城門中的第一座,與城牆平行,也它是維爾紐斯五座與城牆同時建造的防禦城門中的第一座,也是唯一現存的城門。從城門外部看,有射擊孔與一座文藝復興時期的閣樓,閣樓上有兩隻獅鷲獸,獅鷲獸手持立陶宛國徽-維蒂斯 Vytis。門內有一座名為黎明之門聖母的慈悲聖母小堂,堂內裝飾著一幅17世紀初創作的文藝復興時期聖母瑪利亞畫像,該畫像被認為具有神蹟。
建築在黎明之門上面的禮拜堂就稱為黎明之門禮拜堂禮拜堂供奉的聖母瑪利亞在立陶宛人心中,是慈悲與和平的守護女神,很多關於聖母顯示神蹟的故事被流傳下來。經過多次的戰火毀掉另外8個城門,黎明之門始終安然無恙就是一項奇蹟!
目前看到身穿金裝的聖母,原本是一幅14世紀拜占庭風格的畫像,由當時的立陶宛大公帶回送給他信仰東正教的妻子,隨著數百多年來,傳說中的聖母像曾經多次顯聖,畫像也被添加越來越多的裝飾,17世紀初的文藝復興時期聖母瑪利亞畫像鍍銀覆蓋,只留下聖潔美麗的臉龐與隨時可能展現神蹟的雙手,供信徒瞻養膜拜。1993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在此祈禱,2018年教宗方濟各到訪,在慈悲之母堂祈禱後,教宗贈予一頂全新的聖母瑪利亞金冠,這頂金冠由信徒們的奉獻物打造而成。

黎明之門外拍攝

黎明之門內拍攝

黎明之門內拍攝

黎明之門內拍攝

黎明之門內小教堂側門

黎明之門內街上拍攝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小教堂看城門內的街道

黎明之門禮拜堂內拍攝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外面拍攝

黎明之門外面拍攝城門

黎明之門外面拍攝

黎明之門內拍攝城門

黎明之門內黎明之門禮拜堂側門

黎明之門內的街道向上拍攝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

黎明之門禮拜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