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 星期日

鯉魚山堪稱白色城市-台東市的綠肺

好久沒有爬鯉魚山了,從住處陽台偶而遙望鯉魚山台東機關車庫 Tea House 1917餐廳午餐後,索性走走鯉魚山,沿途碰到2位德國遊客,問起如何到龍田看鳳梨田,規劃台東自由行2週,爬到山頂短暫下了毛毛雨。
鯉魚山位於臺東市中心的丘陵,標高約75m,設置1.7km長的步道擁有優越的天然環境與開闊視野。依地形規劃有鯉首、鯉眼、背嶺與鯉尾等觀景平台,視野極佳,可俯瞰台東市區與太平洋、北眺卑南族聖山都蘭山、猴子山、石頭山、虎頭山、利吉惡地及卑南山斷層崖、俗稱小黃山。氣晴朗時,甚至連綠島、蘭嶼島皆可盡收眼,看山又看海。步道沿途林蔭幽森、老樹林立、鳥語花香,堪稱白色城市-台東市的綠肺。另有龍鳳佛堂、龍鳳寶塔紀念碑、防空洞、忠烈祠、碉堡、砲臺等歷史遺跡,是台東市極佳的健行步道

住家陽台遙望台東聖山-都蘭山

住家陽台遠眺鯉魚山

忠烈祠入口處老樟樹

忠烈祠樑柱上于右任書法提字

龍鳳寶塔

年久失修的涼亭

海拔不高底盤不大
致使爬坡陡峭

鯉魚山不少叉路

鳥瞰台東市地標之一波浪屋頂的貨櫃屋

路堤共構二側都完成了大半

看到太平洋的海平線


鳥瞰中華橋

peakvisor app 一天一次提供免費使用
猴子山、都蘭山⋯

紅頂體育館

白色城市
台東市

中華橋


海拔不高底盤不大
致使爬坡陡峭

鯉魚山俯看似鯉魚





白榕老樹

龍鳳寶塔

龍鳳寶塔






機關車庫 Tea House 1917餐廳

營運3個月的台東機關車庫 Tea House 1917餐廳,係雲品國際爲活化台東舊站歷史建築-1917年日式木構車庫而成立,提供米其林星級甜品、經典燒賣、流沙包與千元櫻桃烤鴨三吃,搭配以台東紅烏龍為基底的九款茶飲,品嚐在地茶香與星級港點。
台東舊站機關車庫建於1910年代末,東部鐵道三大機關車庫中,僅存的日式半木造建築2001年隨台東舊火車站廢站後,被登錄為歷史建築。這裡曾是火車維修基地,車庫被磚牆圍繞,一樓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營造挑高空間,搭配無門的山形牆,好讓火車頭出入;木造兩坡屋頂上設太子樓、兩側開窗,下則是梯形桁架,以利通風和蒸汽排放。空間內部挖深,並以水泥柱支撐鐵軌,方便工作人員檢修。如今,鐵軌雖已被拆除,修車溝、水泥柱與工作檯仍完整保留,化為造型獨特而富故事感的餐飲空間。




2人午餐簡單點菜+啤酒












2025年11月1日 星期六

史前館臺灣自然史廳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臺灣主要的公立人類學自然史博物館之一,也是臺灣東部唯一的國家級博物館,以臺灣史前文化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的文物收藏、研究與教育推廣為主。
史前館源自於卑南文化遺址的發現。博物館擁有世界級建築設計與豐富的展品,並規劃了親近宜人的戶外場域,緩坡螺旋小丘上的摩艾石像與觀景台,館外廣闊草坪與多種台灣特有種樹木植栽。
史前館三大常設廳:臺灣史前史廳呈現百年來的考古發現,引導探索臺灣史前歷史。南島廳以南島族群視角介紹大洋文化,並連結世界文化互動。臺灣自然史廳透過誕生、冰期、新世代等展示不同時期的臺灣自然歷史演變






史前館一樓望出的後方空間








成功漁港阿汶餐廳品嚐海鮮

退休後偶到台東長住幾週的生活模式,已經6年多了,在地老台東朋友帶著走走,也已經對台東的地理環境、景觀特色、秘密基地⋯有所認識。
6年多來,在東部海岸釣魚幾十年經驗的劉老師,總是邀約前彺成功漁港阿汶餐廳品嚐海鮮。已經成爲朋友的海鮮餐廳老闆,好廚師也是老釣客,傳剛釣的黑點仔、紅雞仔、月白魚相片給劉老師,邀約隔天東部海岸一遊,前進成功漁港午餐,到劉老師學生的丸星號購買白皮旗魚生魚片,白皮旗魚、白頭皮油旗魚、立翅旗魚、闊胸仔,捕獲後身體會從藍黑色轉為灰白色故俗稱白旗魚或白皮旗魚。產季約在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屬於季節性魚種。帶著生魚片再到阿汶海鮮餐廳。餐後北上長濱巨大少年,喝咖啡吃蛋糕聊天

光復路丸星號海鮮店

成功漁港海洋環境教室門口
3D旗魚地景彩繪鏢旗魚台體驗

成功漁港海洋環境教室前堤防加高
牆上魚種彩繪不見了

成功漁港海洋環境教室門口
3D旗魚地景彩繪鏢旗魚台體驗

成功漁港

成功漁港的阿汶海鮮餐廳

丸星號的白旗魚生魚片

乾煎3種現釣海魚

紅燒白皮旗魚

清蒸紅喉魚
紅喉、喉黑魚、赤鯥赤鮭紅臭魚紅鱸

長濱太平洋海岸

烏石鼻港

長濱

巨大少年咖啡廳

巨大少年咖啡廳女主人的多肉植物

巨大少年咖啡廳女主人的多肉植物

巨大少年咖啡廳

巨大少年咖啡廳

阿汶海釣的魚
黑點仔、單斑笛鯛、黑記
紅雞仔、赤海雞、紅魚、紅鰭笛鯛、橫笛鯛
月白魚深海中身披銀鱗如星河倒映



成功漁港海洋環境教室前堤防加高
牆上魚種彩繪不見了